“六百年后我大明是不是已不存在?”
听见朱允炆问出这样的话,夏好逑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答。她没想到朱允炆能对王朝兴衰有这样的认识,更因为他的这句问话而感到无限惆怅。六百年后明朝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,只留下一些有限的痕迹。而面前的这个人,还是一个消逝地毫无痕迹的古人。
望着面前这个活生生的人,夏好逑竟悲从中来。
朱允炆看着夏好逑眼神逐渐黯淡,心生疑惑,刚刚遥儿妹妹还说笑自己是从未来而来的人,自己不过顺着她的话说下去,怎么突然就变脸了,难道自己哪句话刺伤了她?
要不,转化话题?朱允炆环顾房间,发现桌机上都是书籍,他随手拿起一本翻了几页,眼睛偷偷瞄向夏好逑,“没想到妹妹读书如此用功,我真是自叹不如。”
夏好逑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话,还是怔怔地发呆。
朱允炆又翻了翻其他书,“哎,这不是《诗经》吗?我今天正在重读呢?妹妹可与我讲讲?”
夏好逑还是没有理他。
朱允炆清清嗓子,从第一页开始读起:“《周南·关雎》,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......”
“啊?谁在叫我?”夏好逑听到“好逑”两字,下意识以为有人在叫她的名字,总算回过神来,四处张望。
“我没叫你啊,我在读书呢。”朱允炆看着夏好逑,觉得她迷糊的样子甚是可爱。
夏好逑见朱允炆手捧《诗经》,这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,朱允炆是在读书里的句子,这里并没有人知道她的本名,自然不会有人叫出她的名字来。
朱允炆不知所措了,因为他发现夏好逑的神情比刚才更加黯淡,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来。自己不过读了几句诗,又勾起她什么伤心事了?遥儿妹妹明明已经变成一个开朗直爽的人,怎么现在变得如此愁眉不展。
他喜欢遥儿的笑容,他从来没见过那样咧嘴大笑的女子,她的笑容很美,沁人心脾。朱允炆出生于深宫高墙内,虽然身份无比尊贵,却有旁人不为所知的烦恼。小时候不受重视寂寂无名,后来成为太子的长子,肩上背负着家族和王朝的重担,他无时无刻不感到沉重压抑。
大火过后的遥儿对他有无比的吸引力,在他眼中遥儿好像会发光,这光有时候虽然太过炙热,但能让他感到温暖,还能照进他的心里。哪怕她与自己起争执,他也不会怨恨她,甚至更加想要见她。因为有她在,朱允炆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不那么沉闷和压抑了。
现在这束光变暗了,好像还是因为自己。
“遥儿妹妹,你到底怎么了,可有哪里不适?”朱允炆的担忧都写在脸上。
夏好逑知道朱允炆担心自己,却不可能理解她。带着已知的历史结局来到古代已是痛苦之事,只身来到古代、连真实名字都不为人所知更令她伤悲。朱允炆再怎么关怀自己,也不过是在尽哥哥的职责,等他成家立业或者继承大统,自己这个半路妹妹在他心中便没有什么分量了。
况且,他又不信自己的穿越,只知道自己是他的妹妹遥儿。
披着太子义女遥儿的外衣,又有谁知道真实的她。她不想成为锦衣玉食的郡主,她只想做回自己。
可又有谁在乎呢?
“窈窕淑女,君子......”夏好逑故意拖长音调,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朱允炆。
朱允炆果然不负所望,和缓地吐出两字:“好逑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