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武二十五年五月,太子朱标薨逝,封谥号懿文太子。太子是宽厚仁德之人,受到大臣和百姓爱戴,太子之丧举国同哀。朱元璋痛失爱子,悲痛之情更不必说。
夏好逑提心吊胆地等了大半年,终于迎来了这一天,虽然做了无数次的心里建设,她还是有种失去至亲的彻骨之痛。朱标是个风评非常好的历史人物,而夏好逑遇到的真人,也担得起历史上对他温文儒雅、仁慈宽厚的评价。从个人角度来说,朱标是夏好逑在这个时代的父亲一般的人,从他身上获得了珍贵的安全感和信任,她早已把他当成再生父母一样的人看待,因此朱标离世对她的打击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。
恩人不在了,自己的未来也变得迷茫起来。
太子大丧,各地藩王奉旨进京哀,在京城的亲王也要前来悼念。在东宫,夏好逑见到了一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:秦王朱樉、晋王朱棡、燕王朱棣、辽王朱植、宁王朱权、谷王朱橞等等。虽然名义上是各位藩王前来悼念,但是每个人都带着目的而来,看得出,有的人是真心缅怀大哥,有的人则是乘机进京打探局势,关心朱元璋的后继问题。
这是夏好逑第二次见到燕王朱棣,也是她在一众亲王中最关注的人,毕竟他的存在,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己的前途。
朱棣在东宫见到夏好逑时的表情莫测,祭拜结束后,见夏好逑在殿外踱步,便走上去。夏好逑见朱棣前来,心里有些紧张,不过东宫人多,料他也不敢把她怎么样,她向朱棣行礼后问:"燕王别来无恙?”
朱棣点点头说:“郡主节哀。”
夏好逑没想到朱棣表现地还算友好,但是看他的样子,好像不该那么好心。
朱棣接着说:“本王借此机会向郡主道谢。陛下下旨不干涉高丽内部事务,想必是郡主向懿文太子周旋了。”
夏好逑知道这件事和自己关系不大,朱标一直的意见就是不干涉,但自己可以拿这件事向朱棣讨个人情,以备不时之需,便说:“我只是向义父简单提了几句,燕王不必言谢。”
朱棣露出浅笑,显然相信夏好逑出了力,“郡主果然是懿文太子心腹之人。我很快便要会藩地。今日虽是前来悼念懿文太子,却也是为郡主而来。”
夏好逑瞬间心里发麻,朱棣果然要对手无寸铁的自己下手吗?
见夏好逑惶恐的表情,朱棣哈哈笑了起来,说:“郡主不必担心,本王无意伤害你。只是如今懿文太子已薨,你与太子父女缘分已尽,郡主是否愿意随我去藩地,助我治理藩属抵御外敌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