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好逑被正式封为乐敏郡主,从此不仅是东宫的人们,上至皇亲国戚和朝堂官员,下至普通百姓都多多少少听说了这位来历不凡的郡主。朱允炆去皇宫或内阁六部参学的时候,偶尔也会带上夏好逑,虽然夏好逑并不愿意,但想到她对朱标的承诺,只好硬着头皮前去,但她总是安静旁听。朱元璋知晓朱标对夏好逑的托付,因此默许此事,官员们即使颇有微词也不至于当面反对。
不过还是有人对女子参政非常不满,向皇帝上奏,朱元璋顺势召见了夏好逑。这是夏好逑第二次在见朱元璋,他对自己的态度没有变化,甚至因为朱标的离世,对她多了一分慈爱。
“你可知你辅佐允炆一事,文武百官多有反对?”朱元璋问。
“我知道,我早已建议太孙殿下,以后不必携我一同商议国事。”夏好逑已经是名正言顺的郡主了,不需要再靠卖弄历史知识来讨好和攀附东宫,现在的形势大变,她反而想低调些。
“其实朕也好奇你为何知道天下大事如何定夺。”朱元璋知道朱标在世时,夏好逑也会参与朱标议政,虽然朱元璋本人不赞同,但架不住朱标对夏好逑赞不绝口。
夏好逑知道靠有限的历史知识,早晚要翻车,还是收敛为好,说:“回圣上,一切皆出自揣摩,并无确切依据。”
朱元璋显然知道她在避重就轻:“我看允炆倒是常常直接采用你的想法。”
“或许那是太孙殿下自己的想法也未可知。”
“唉……”朱元璋居然叹了一口气,无奈地说:“允炆对你一片痴心,朕也明了。”
“圣上,”夏好逑有些紧张,没想到朱允炆对自己的感情连朱元璋都察觉了?朱允炆的太孙妃另有其人,自己可不能乱了朱允炆的婚姻大事,便装作不知道说:“小女真不知太孙殿下有此心意。”
朱元璋皱了皱眉头,“你确实不知?那朕便告诉你罢。你这郡主的名分,可是允炆向朕讨来的,或者说是威胁得来的。”
朱允炆威胁朱元璋?他怎么敢的啊?这可是朱元璋啊!夏好逑难以置信。
朱元璋说:“允炆初封为太孙,就向朕请旨要封你为太孙妃。我早已和标儿为他物色了光禄少卿马全之女马陶做他正妃,他竟将我定婚之事置若罔闻,执意娶你。正妃自然不可能是你,哪知允炆偏不肯纳你为侧妃,竟说如不能娶你为正妃,宁可不要这太孙之名。”
夏好逑听得直冒冷汗,一是没想到朱允炆竟然有娶自己为正妃的想法,二是没想到他居然以太孙之位要挟皇帝,虽然对方是自己的亲爷爷,但也太不要命了。
“朕当时怒不可恕,想立马绑了你下狱,你可知你这是妖言惑众、迷幻人心之罪?”
夏好逑立马跪在地上,这次真的是吓得瑟瑟发抖,“小女不敢,小女知罪。”
“也罢也罢,”朱元璋摆摆手示意她起身,“朕知道你是我标儿的心腹,标儿要我保全你,我自然不会拿你性命。但朕不知允炆对你用情竟如此之深。允炆他一向温顺,居然因为你违抗成命。但是,你若做了正妃,以他的心思怕是很难再纳别人,那我大明香火该如何继续?况且这太孙妃不是儿戏,今后将为一国之母,朕知道你聪慧过人也能好好辅佐允炆,但若将你封太孙妃,你的来历太过复杂,既无法为允炆增添朝堂之翼,还会落得后宫干政之名。”
“陛下所言甚是,小女不敢高攀太孙殿下。”夏好逑心里松了一口气,朱允炆真是太乱来了。
“允炆他对你有情,也想护你周全,才妄想娶你为妃。这情意,朕满足不了,但护你周全,朕能答应。于是朕便准许封你为郡主,也算是给标儿一个交代。”
“多谢陛下。”朱元璋果然就是朱元璋,他的处理方式比朱允炆稳妥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