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间行走指南:
【有的鬼怪只能活在传说里,有的人类却能活成传奇。】
-
这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。
临近春节,京城的街道和车流出奇地安静,比平常少了许多人。无论身处何地、离家多远,人们总会设法回到家乡,团圆过年。
唐青山的目光飘向窗外。这是京城最宽、最长的一条街。沿着长安街往西走到尽头,有一座定都峰,山顶上矗立着一座定都塔,孤独地守望在京城的边缘。
他那时才两岁多,却清楚记得,姑姑指着山顶的方向,对父亲怀中的他说:“那你就叫,唐青山……”
唐青山从未在父亲和姑姑面前提起过这件事。
搬来京城已有二十多年了,每当他站在这个位置,望向窗外那条笔直的街道,总会想起西边那座山。然后,他便会忽然意识到——
也许自己,从来不是父亲的儿子。
“董事长,白女士到了。”秘书轻轻敲门,打断了他的思绪。
-
多年未见面,唐青山已经是个垂暮老人了。
“最近杂志社忙吗?”唐青山看着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主编,把她当成自家晚辈关心着。
“你也知道,现在看杂志的人越来越少了。”白瑾瑜笑了笑,话锋一转,“不过,正好这些年有了时间,我开始整理民国时期的旧杂志资料。”
她的眼神亮了些,继续说道:“还有你给我的那些孤本,许多已经绝迹市面。青山,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,保存得太完整了,每一本拿出去,都会成为历史与文学界的瑰宝。”
眼前的白瑾瑜,早已不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女,步入中年的她,眉宇间添了几分岁月的沉静。可一提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,她的眼眸依旧生辉。
唐青山笑了:“不,我不过是个收藏者,真正了不起的是你。”
白瑾瑜微微一笑,毫不推辞地接受了他的夸奖,随即好奇地问道:“这次专程让我从海泽赶来,是因为有新故事要讲给我听吗?”
以前,他总是在网上与她分享故事,而这次,却特意把她叫来京城。
他虽然是她的老板,却从不会轻易安排她的工作和行程。
唐青山缓缓转动轮椅,示意她在对面的沙发坐下。
-
“我曾讲给你的故事,都是听来的片段。这一次,故事依旧不完整。”
“如果你感兴趣,可以像以前那样,自己去把它补充写完。”
“今天,我主要想给你介绍个朋友。在他来之前,我先讲那个故事吧——”
“许多年以前,一个从海外归来的长辈,曾向我讲述过她的往事。”他顿了顿,轻声道,“她是我父亲的长辈,名叫丽娘。”
“清末时,她曾是京城最炙手可热的花魁。”
-
1900年,是丽娘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年。
这一年,她从江南到了京城,成了“花国选美”的花魁。八大胡同的陕西巷因她的名声日日喧嚣,酒楼茶馆前车轿相拥,几乎将整条街堵得水泄不通。
风华正盛之际,她遇见了一个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姑娘。
三月的一天,老鸨将一个女孩拽到她房里:“丽娘啊,你看这个新来的,长得太好了,可惜是个傻子,先放你这儿,如何?”
丽娘正对着铜镜,慢悠悠地插好最后一枚珠花簪,闻言随口应了声,转身看去时,却怔住了。
那是一张连她都不禁惊叹的脸。
少女肌肤莹白,眉眼澄澈明净,乍看竟透着几分凌冽之感,可绯红的唇色,又衬得她如晨曦轻染的皎月,玲珑而夺目,美得让人移不开眼。
-
“你叫什么?”丽娘一见她便心生欢喜,这么好看的人儿,谁见了都会喜欢。
女孩约莫十五六岁,并不说话,只瞪着一双漆黑的眼睛,专注地盯着丽娘鬓间微微摇曳的珠花。
“你若不肯开口,那我就唤你阿珠,可好?”丽娘顺着她的目光,摸到了自己的珠花,笑着逗她。
“不,珠。”她缓慢地、一字一顿地挤出两个字。
“不是哑巴啊。”丽娘来了兴致,又道,“那叫你小花?”
女孩沉默了一瞬,最后像是放弃了般,轻轻“哦”了一声。
人总是要有个名字的吧。
-
丽娘的丫鬟阿金听说丽娘多了个丫头,担心自己地位不保,急忙进屋,看到这姑娘话都说不清,立刻松了口气。
“隔壁客人说,将军府的大小姐被人拐走了,现在官兵在满城抓人呢。”阿金急着去街上打听消息,说完就走了。
丽娘闻言,回头看了眼坐在屋角的新丫头,摇了摇头。
怎么可能?听闻聂将军的女儿英姿飒爽,随父征战多年,怎会是个傻子?
最近的京城着实不太平。
传言皇上被老佛爷软禁,西边的洋人盖起了古怪的洋楼,城里人私下议论纷纷。前些日子,她的老主顾匆匆来了一趟,连茶都没喝上一口就急着离开了,临走前还嘀咕了几句,说是东边有百姓自发组织了个什么团,正沿路打过来。
丽娘跟阿金商量过,乱世之中,妖怪都待不下去。
要是哪天真的变了天了,就狠心弃了这花花人间,躲到个僻静之处,等太平了再出来。
-
或许,丽娘是真的想要个孩子了。
她把小花当亲闺女养着,每日亲自替她梳头发,换着花样给她戴首饰。小花自己洗个手,她便眉开眼笑,夸得天花乱坠,仿佛神童现世。无论是客人还是姐妹,只要有人说小花貌美,丽娘立刻翻脸,直接把人撵了出去……
“这小花啊,傻归傻,倒是有福气。”楼里的人都这么说。
-
后来,紫禁城外燃起了一场大火。
京城彻底乱了。
先是有好几队洋人冲进了京城,遇到没见过的东西就抢,不给就杀;还有一群泥腿子男人,打着保护妇孺的旗号,把姑娘们抱回家。直到京城禁卫兵出来,三队人马打到了北大街上,炮弹火枪、刀剑肉搏……
满街都是大火,到处都是哭嚎声。
丽娘吩咐阿金赶紧收拾东西,回头一看小花,这孩子不是妖怪,怎么能和她们一起逃呢?
丽娘决定留下来。阿金搞不懂,但她也不再多想,反正从没和丽娘分开过。
-
楼里的姑娘们早就跑了,此刻,整座青楼里只剩下她们仨。
丽娘想了个法子:阿金先引走一拨人,她再去引剩下的。她将小花藏进床箱,低声叮嘱:“别出声,等我回来接你。”
谁知,还没等她走出去,身后传来窸窣声……
小花竟自己从床箱里爬了出来,站到了她们面前。
那些恶人已经冲进屋内,满脸狞笑,手中刀枪寒光闪烁。
小花却毫不畏惧地张开双臂,挡在丽娘身前。
她轻轻吐出一个字——
“滚。”
火光摇曳间,少女像是披着金红色的霞光,黑亮的眼眸映着烈焰,一字一句如惊雷滚过。
那些恶人脸色瞬间惨白,惊惶失措地拔腿狂奔,仿佛背后有恶鬼索命。
丽娘呆呆地站在原地,连阿金也惊愕得忘了放下扬起的扫帚。
-
因为小花的存在,陕西巷的青楼竟成了京城最安全的地方。
有人不信邪,闯进来抢掠,结果被小花三两下打得满地找牙,从门口一路滚到了街上。
后来,连北大街的地痞流氓听到“青楼”二字,都要先问一句:“哪家?不是那个有仙姑的吧?”
老鸨一边乐得合不拢嘴,一边满京城宣扬:“我们楼里有小花,她是会法术的仙姑,刀枪不入,水火不侵!只要有她在,这地方就塌不了!”
仙姑的名头,就这么传开了。
-
有一次,丽娘带小花出去透气,路过南城河,恰好一个书生站在桥上,目光痴痴地落在丽娘身上。
结果,一个没留神,“扑通”一声掉了下去。
丽娘咯咯直笑,正想着捞人,小花却突然一步踏到水面上,就像走在平地一般,轻飘飘地走到桥下,把书生从水里拎了起来。
京城百姓瞬间炸开了锅:“仙姑会水上漂!”
“她果然是神仙下凡!”
从那天起,那个呆书生几乎天天往青楼跑,追着丽娘献殷勤。
而小花,则被楼里的姑娘们拉着去街上“显神威”。
-
从此,京城百姓都管小花叫“仙姑”。
她走到哪,城里的人就跟到哪。尤其是女人们,她们第一次发现,有小花在,她们竟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走在大街上,而不会被指指点点。
渐渐地,那些平日足不出户的女子们,也仿照男人们的义士团,自己组了个女子团,封小花为“小仙姑”,还纷纷学着她,在鬓间簪上一朵小黄花。
未婚的闺女,已婚的媳妇,婆子、姑子、嫂子、婶子……全都来了。
她们聚在一起,结伴出门,不再低着头、缩着肩膀行走,而是昂首挺胸地站在人群之中。
小花的名字,成了京城女子们的希望。
但名头太盛,就会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。
后来,城中出现了一些心术不正的人,也簪着小黄花,借着“小仙姑”的名头招摇撞骗,装神弄鬼来牟利。
开始有人骂小花是妖孽,说她迷惑人心,让家中的女儿不再听话,让媳妇抬起了头,让婆母无法再随心所欲地管教……
更有甚者,某位朝廷高官的夫人,亲手写了一封状纸,呈到皇宫,说她是——
“妖邪之女,祸乱民间。”
-
丽娘没想到,她们最后会落入死牢,竟是因为她的心上人。
原来,那个呆书生竟是京城衙门的官。
他带人围住了丽娘,复杂又痛苦地说了一句:“束手就擒吧。”
然后,小花就被拿下了。
阿金本来有机会跑,但她回头看了看——丽娘没走,小花也没走,那她走什么?
她干脆坐在地上,把手伸出去:“来吧,一起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