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哦,我查了《诗经》。”朱允炆说,差点忘记自己来找她的缘由。
没想到他还真把自己的说的话放在心上,夏好逑问:“那你查到什么了?能回答我的问题了吗?为什么有不少见月怀人、望月思乡的诗句?”
“月出皎兮,佼人僚兮。舒窈纠兮,劳心悄兮。月出皓兮,佼人懰兮。舒忧受兮,劳心慅兮。月出照兮,佼人僚兮。舒夭绍兮,劳心惨兮。这首诗歌是《诗经》中的陈风《月出》,是月下怀念美人的诗歌,大约也是最早将月亮与思恋结合的诗。后人便依此在怀念友人和思念家乡的时候写到月亮和月光。这便是你说的《诗经》的厉害之处,我现已明白了。妹妹确实文才过人,我不得不佩服。”
瞎猫碰到死耗子吧,夏好逑最熟悉的古籍只有《诗经》,但是能拿来唬住他也不错,省的他总是觉得自己卖弄文采,装腔作势。“所以说如果有女子比你懂得更多,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武则天、李清照、谢道韫都是博通诗经才华横溢的女子,也都对家国有所贡献。你看,女子不比男儿差,女子读书也不仅仅是用来陶冶情操。”
朱允炆微微点头,自己确实有些小心眼了,假如遥儿这个妹妹真的博古通今,那为什么不能为父亲所用呢?
“上次是我失礼了,妹妹教导得是。女子自然是能读书识字通达事理的,如果言之有理,辅佐父亲也未尝不可。”
夏好逑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能转变态度,有些不适应,不过看朱允炆真挚的眼神,应该确实认识到自己的不妥。知错就改,善莫大焉。虽然不能完全改变他的观念,但是他能接受新的想法,也是好的。
“其实,我有一个秘密,想对你说。”夏好逑想向他坦白自己的身份,不管他能不能接受,她还是想要试一试,毕竟经此一事,她觉得朱允炆或许是个可以交心的对象,而且她觉得自己现在也只有他这么一个可以交心的对象。
“嗯?”朱允炆心想,如果她能一五一十地坦白自己的身份,也不失为一件好事。
夏好逑看着朱允炆,满眼都是认真:“如果我告诉你,我是从六百多年的未来穿越到这里的,你信吗?”
啊这......这也太离谱了,还以为她要说真话了,没想到还是在戏耍自己。算了,她既然要说笑,那自己也幽默一把,便装作有兴趣:“哦?六百多年以后?你若真是六百多年后而来,你可知那时我大明江山如何?”
看着朱允炆似是而非的笑容,“呃……”夏好逑反倒不知怎么回答了,说已经亡国,有点太打击人。
“怎么不说话?是不是六百年后我大明已不存在?”
没想到,朱允炆会说出这样的话,这是一个要做皇帝的人说的话么?
“自古王朝更替不迭,我大明怎就能例外?”朱允炆仿佛看出了夏好逑的疑虑。
王朝周期论,朱允炆都整明白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