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广孝身披一件袈裟步伐沉稳地走来,他的脸庞消瘦,深深的皱纹仿佛隐藏着无数的故事和算计。虽然人已暮年,却精神矍铄,目光如炬,眼中时不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。
朱棣将姚广孝拉到夏好逑面前,然后他自己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流转。
“像不像?”朱棣问身边侍从。
夏好逑从侍从不可置信的神情中读出,自己和姚广孝一定十分相像。不对,不是自己,是顾遥儿。
不过这天下有那么多人,长得像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吧?
“郡主你来自民间,那家乡为何处啊?”朱棣接着问。
“苏州府长洲县。”夏好逑从朱允炆口中听过遥儿的家乡,一直记在心里。
朱棣的表情瞬间凝固,他回头问姚广孝:“道衍大师也来自长洲是吧?”
道衍点点头,目光中也透露着一丝意外,他张嘴问夏好逑:“郡主在民间时,姓什么?”
“母亲的姓,顾。”
这下轮到道衍表情凝固了,神色如同被雷击中一般,朱棣歪头看着一脸震惊的姚广孝,夏好逑也迷惑不解地望着他。
过了一会,姚广孝恢复正常的神情,双掌在胸前合十,微微低头,只说了一句:“我与郡主原是同乡,实属有缘。”
夏好逑并不想和姚广孝有什么缘分,这个老和尚可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,若不是他的怂恿,朱棣未必会下定决定起兵靖难。与一个篡位者的帮凶能有什么善缘,于是她面无表情,也双手合十,微微回了礼。
朱棣没有为难夏好逑,很快将她送回东宫。朱允炆听说夏好逑只身一人前往燕王府,虽然不担心燕王对她不利,却也很好奇燕王的目的。
见到夏好逑毫发无伤地从宫门口走进来,便立马迎了上去,一边问她:“燕王为何要见你?”
“唉……”夏好逑一声叹息,抬头看了看天,又环视四周,再欲言又止地看了看朱允炆。
她矛盾又痛苦,甚至羡慕起对未来一无所知的朱允炆。在东宫这么久,历史的走向却没有发生变化,也就意味着朱标去世,朱允炆继位,朱棣篡位都会按时发生。
那么她该何去何从……
她感谢朱标收留她,让她享受郡主的荣华,但还不至于让她以命报答。她对朱允炆有好感,也感谢朱允炆的维护,但也不至于对他以身相许。
但是这一切都有终结,那一天就在可预见的将来。
朱允炆看到夏好逑一脸惆怅,以为是朱棣的原因,问:“燕王刁难你了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