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王倒没有刁难她,可在她看来,燕王便是这一切终结的根源。她觉得自己像浮萍,莫名其妙穿越到东宫却有无所依傍的感觉,她寄希望于历史哪怕一点点的偏向,而亲眼见到朱棣这件事情,给了她一记重击,让她彻底从幻想中醒来。
“我早晚也是要离开东宫的。”想到靖难的结局,夏好逑幽怨地吐出一句话。
朱允炆听到这句话,心猛地一沉,他以为夏好逑在东宫待腻了,想结交一下东宫外的人,所以哪怕他再不情愿夏好逑去找朱植,也没有张嘴反对过。可万万没想到,她居然想着离开东宫,东宫如今可是她的家,她若想离开,那在朱允炆脑海里只有一个解释,那就是她想嫁人了。
难道说,她已经有了心上人?
该不会……就是朱植吧?那可是朱标的弟弟的,她的叔叔啊!
不过既然她是夏好逑不是顾遥儿,那么朱植在她眼中也不是什么叔叔,而是一个男子。可是这样说的话,自己也不是她的哥哥而是男子,她为什么没看到自己呢?
夏好逑没有察觉到朱允炆的异样,径直去了朱标的寝宫,她知道自己被燕王堂而皇之邀请的事东宫内外都知道,自己有必向朱标说明情况。
朱标半躺在床榻,看见夏好逑进来,发出微弱的声音:“其实你不用特意过来,燕王找你也不会有什么大事。”
夏好逑点点头,坐在朱标床边的椅子上说:“确实没什么大事,就是希望我帮高丽李成桂说几句话。”
“高丽?”朱标警觉起来。
“李成桂篡位之心昭然若揭,只不过,我也认为高丽的事情,不用太过在意。”虽然夏好逑和朱棣出发点不同,但介于历史上李氏朝鲜并没给大明带来多少麻烦,即便万历年间的朝鲜之战也已经是两百年以后得事情了,所以没必要干涉高丽内部的政权交迭。
朱标轻轻点头,高丽的事情本不是什么大事,但因为涉及朱棣,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四弟。
“其实我早就开始考虑谁来继承我。当年扶正吕妃,也是为多一个选择。允熥是常妃之子,身后又有开平王常遇春和凉国公蓝玉的势力,照理说是最适合继承大统之人。但我如今天不假年,允熥年纪太小,必有外戚干政风险。我这才考虑选择允炆继承,允炆母家势力有限,将来必定不会被外戚当权。”
夏好逑微微点头,表示部分认同。朱标没想到的是,外戚也是个双刃剑,他儿子登基后仓促削藩造成亲王造反,结果能对抗的外戚都被朱元璋杀了,反而没保住皇位。
朱标话锋一转,说道:“可是,燕王如此,却让我不得不防他。然而,当年跟随圣上打天下的武将们,老的老死的死,允炆也未必唤得动他们。”
夏好逑知道朱标是个深谋远虑的人,他看事情还是很准的,但他现在面临的是个无解的难题,除非他自己能长生不老。夏好逑觉得既然结局是靖难之役后朱棣登上皇位,那如果不损失一兵一卒实现政权和平交接,岂不是皆大欢喜?于是说:“殿下,您是否想过,将来由你的弟弟继承天下呢?”
朱标沉思了一会,然后摆出一个难以捉摸的笑容,摇摇头说:“这事我可说了不算。”
确实,这个天下是朱元璋的。朱标何曾不想自己的后代能平安做个王爷郡王,但是身为皇家子弟,总会涉及到江山社稷之事,能无忧无虑的生活,本来就是种奢望。
如此,就更显示出朱植的明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