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权夏好逑一男一女,一个站着环抱双臂专注地看着另一个静静坐着的她。阳光洒在他们身上,勾勒出柔和的轮廓。朱权的身影挺拔而沉稳,夏好逑的姿态优雅而宁静,他们仿佛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,散发着一种祥和又神秘的气息。
就这样过了半柱香的时间,夏好逑终于从神游中清醒,抬头发现朱权还在:“你怎么还没走啊?”
朱权虽盯着她,思绪却也飘到九霄云外,听到她的声音回过神,尴尬地咳了一声,拍拍衣袖,说道:“嗯嗯,正要走。”
夏好逑舒口气,说道:“那好,慢走不送。”然后回头向屋内喊:“冬桦,把我的桌上的话本拿来。”
朱权听了,刚迈出的脚步又收了回来,都说太子义女博学多才,怎么连话本这种俗物也看?朱权倒要看看她看的是什么话本,博学在哪里?
冬桦捧着一本书匆匆跑出来,看到朱权先行了个礼,然后将书递给夏好逑,朱权低头看到书的封面—《三国志演义》,不禁轻哼一声道:“原来郡主还看这种粗劣的民间书籍?”
“粗劣?”夏好逑瞪大眼睛,他还真敢说,这可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,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非凡,到朱权竟嘴里变成粗制滥造了。她不满地说:“我身份不如宁王高贵,看不来阳春白雪,就喜欢下里巴人。”
朱权发现夏好逑不高兴了,忙说:“郡主确实涉猎颇广。我知道这《三国志演义》大概,却不曾读过,不知郡主认为如何?”
“当然是好看了!”夏好逑小时候就看过《三国演义》,这也是她四大名著中最爱读的一部。虽然它对历史有所加工和演绎,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、军事、外交等方面的情况,夏好逑能通过这部书对三国那段历史有更直观的了解。
"它可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,叙事宏伟,情节精彩,人物生动,我看了多少遍都爱不释手。"夏好逑手捧着书,斜眼看着朱权,脸色阴沉,满脸都写着不满。
朱权说:“拿来消遣一下是无妨,不过要拿它比较名家经典,还是差远了。”
“定位不一样呗。”夏好逑满不在乎地说:“而且,经典诗书需要靠读者自己悟出道理,小说话本是通过人物情节传递价值观。《三国演义》所传达的一些精神,比如忠诚、勇敢、智慧,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。像诸葛亮,他的足智多谋,忠诚勤勉,还有关云长,勇猛善战,义薄云天。我三国里最喜欢关羽了。”
“那你可有不喜之人?”
“曹操……也不能说不喜欢他吧,就是他的做法我不太认同。”夏好逑说:“有人说他有雄才大略,是一代枭雄,我承认他有野心有抱负,但我不齿他挟天子以令诸侯,这种行为有悖于对汉室的忠诚。”
“当时汉室几乎名存实亡,也许那是他不得已的选择。”朱权说。
夏好逑看着朱权,想读出他的意味。看起来他是部分认同曹操的做法的,也难怪,毕竟他将来也是靖难的一名大员,多少还是有些枭雄的奸诈阴险。她又联想起他才自诩不比太子朱标差,看来必定善于权谋,在政治斗争中会运用各种手段,为自己谋取利益和权力。